疫情後的生活 休息和放鬆是如何 成為一門藝術的

疫情後的生活 休息和放鬆是如何 成為一門藝術的

關心沒有距離,太焦慮更容易生病!

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

COVID-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散,世界各國也有越來越多城市實行「禁足令」甚至「封城」,無數人須困在家中繼續工作,精神難以放鬆。 關於疫情大流行的的新聞從不間斷,讓人感到殘酷無情。所有這些都給人們的心理健康帶來了傷害,因此,當微解封時,我們應當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呢?

1.減少接收過多訊息

減少看每日疫情記者會或電視新聞,透過文字描述,衝擊的力道會比較輕,另外也不要太深入去了解疫情的枝微末節,只要大概了解當下疫情面貌即可「打個盹,冥想一下,或者只是在沒有螢幕的情況下暫時休息一下,走出不斷灌輸給資訊,讓我們置身於更真實的世界中。」「休息是一種安靜的反叛行為,它讓我們以新的方式存在和看世界。」

2.維持適當的社交互動

越來越多人開始自我隔離。自我隔離的人得確保,擁有自己所關心的人的正確電話號碼和社群帳號,現在是時候了線上聚餐或線上KTV,不妨試試,「維持社交是撐過疫情重要的元素。」焦慮感無法降低,往往是因為沒人認同,若嘗試跟家人、朋友表達情緒,讓身邊的人互相理解,也是一種抒發處理。
所以,不要因為害怕而不出門。即使選擇視訊、電話等方式,也要維持跟家人、朋友間的互動。
實際上,這兩星期可能是一個收獲滿滿的14天。因為,你可以瀏覽檢視待辦事項清單,也可以閲讀一直想要讀的書。

3.在家運動、放鬆身心、聽音樂

盡可能地接觸大自然和陽光。運動、吃好並保持水分。瑜伽、體操等能調整呼吸的運動,或是能維持體能的重訓、有氧運動都是好選擇。或是來場放鬆的午覺適時的放鬆腦袋。
聽音樂,是普遍被認為能放鬆療癒的方式,只要挑選自己喜愛的旋律即可。若沒有特別的喜好,建議嘗試頻率節奏緩慢平和的音樂。

4.維持生活節律和儀式感

疫情造成生活型態改變,很多人在家工作。如果可以,在家工作也要模擬正常的狀態,按照原本的上下班時間作息,工作區和休息區分開,工作時衣著也可以跟休息時有所區別。
有時候,我們會看著窗外的風景,不自覺地發呆,當思緒飄到了遠方,腦袋彷彿進入靜止狀態,其實就是替自己按下暫停思考鍵。范玄麗說,看似簡單的冥想,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,其實是一件很難的功課。

5.五感芳香,泡澡

家是每天生活的地方,也是讓自己安心的所在。在外緊繃了一天,打開家門,迎面而來的氣味,可找尋是安撫緊張的香氛,讓壓力從進門時瞬間成為過去式。
不同的氣味,能給人舒緩或提振精神等感受。防疫期間,許多人精神容易緊張,利用香氛,放鬆舒壓。
在熱水中加入喜愛香味的精油或天然海鹽,藉由自然氣息,更能療癒身心。若家中沒有浴缸,也可用熱水泡腳。倒幾滴精油在熱毛巾,熱敷自己的肩頸、腰部等容易痠痛的位置,也有舒緩之效。

 

讓我們一起加油!! 以上資料 來自網路文章